新清史简述
· 阅读需 4 分钟
声明
如果你很想从以下内容宣传我 “在史学是外行”,并据此在符号界消灭我说的话,那么显然你首先需要的是,回顾你自我归属的 “史学界认同” 是建构在什么之上。
新清史主要观点及内涵
清史研究必须 |
---|
重视清朝的「内亚维度」( Inner Asian Dimension ) 强调满清统治的内亚性质 |
利用非汉文资料,特别是满文历史文献 |
重视全球背景,或者说清史研究 应当立足于全球史语境之中 |
简记 | 我对这三条的解释 |
---|---|
内亚 | 古代的天朝人常常犯错误,将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混为一谈,认为他们是差别不大的蛮夷。然而事实上,东夷和南蛮都是种水稻的或打海鱼的,不具备内亚性。甚至这两块地方在今天分别养出了两块经济绩效的高地。对于西戎和北狄则不能等而视之。 很多汉人群众(当然也包括一些自信心远超见识的知识分子)提起满洲和满清政权,存在 “渔猎民族” 的刻板印象,以为他们都是躲在大山森林里刨溪水里小鱼吃的。然而事实上,在汉人移居之前,松嫩平原是一片草场,当地人是放牧的——他们和蒙古的界限非常模糊。 换言之,「蒙古人是满清统治秩序的中流砥柱」这件事情,并不是 “后来加入” 的,而是最初的 “开局装备”。尽管,欧立德的本意是强调清国和中亚游牧国家乃至伊斯兰世界的深切联系与互动。 |
满文 | 满清皇室和贵族忌惮于在清朝做官的汉族士人群体,为了维持满汉共治的假象,在满文资料的书写和汉文书写上维持 “内外有别”。 一切在满人统治集团内部传达自我认知的语言信息,都尽可能用满文书写;一切用来针对汉人科举考生的宣传材料,都用汉文书写。 因此,汉人研究清史,如果只读汉语文献,不看满文材料,其自身也只能成为按照剧本设计本意继续出演的一环。 |
全球史 | 清国不是中国朝代在自己人中间不断更替的一环,旗人入关不是造反。尽管努尔哈赤名义上自称侍奉明廷的家臣,但是他和他的一切同族人都不这么认为。清廷统治的策略思路也从未将自身视为中国朝廷。 |